拼音: sǎo     sào     
注音:ㄙㄠˇ,ㄙㄠˋ
部首:
总笔画:12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383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57027

五笔86:RVPH

仓颉:QSMB

HTML代码:&#25475

CSS代码:\6383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weep, clear away; exterminat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折 横 横 点 折 竖 折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sǎo   ㄙㄠˇ

拿笤帚等除去塵土或垃圾:~地。 清除,消滅:~雷。~盲。~蕩。一~而空。 全,盡,盡其所有:~數(shù)。 低落,喪失:~興(xìng )。 描畫:~描。~眉。 迅速橫掠而過:~射。~視。 結束,了結:~尾。 祭奠:~墓。祭~。


 

sào   ㄙㄠˋ

〔~帚〕以竹枝等紮成的掃地用具。


sweep, clear away; exterminate
alles zusammentun ,beseitigen; entfernen; wegräumen (V)​,fegen, ausfegen (V)​, Besen
balayer,balai

详细解释


基本词义


sào

<(2) 另見 sǎo >

(2) 另見 sǎo


常见词组



國語辭典

ㄙㄠˇ

sǎo 

清除汙穢。 如:「灑掃庭院」。 《新五代史·卷三三·死事傳·姚洪傳》:「昔為李七郎奴,掃馬糞。」 消除、消滅。 如:「橫掃千軍」。 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:「掃項軍於垓下,紲子嬰於軹塗。」 塗抹。 唐·張祜〈集靈臺〉詩:「卻嫌脂粉汙顏色,淡掃娥眉朝至尊。」 掠過。 如:「電激風掃」、「用眼睛一掃」。 唐·李白〈大獵賦〉:「千騎飆掃,萬乘雷奔。」 打消、敗壞。 如:「掃興」。 繪畫、書寫。 唐·李白〈草書歌行〉:「吾師醉後倚繩床,須臾掃盡數千張。」


ㄙㄠˋ

sào 

參見「掃帚 」條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蘇老切,音嫂。弃也,拚除也。 《詩·大雅》洒掃廷內。  又鬧掃,髻名。 《三夢記》鬧掃,猶盤雅墮馬之類也。唐詩云:還梳鬧掃學宮妝。  又《唐韻》《廣韻》蘇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到切,𠀤音譟。義同。 《論語》當洒掃應對進退,則可矣。 本作埽。  又與騷通。別詳土部,馬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