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横 竖
<名>
桨,掉 [oar]。如:举掉划船;掉抢(迎风行船)
<助>
用在某些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结果。如:丢掉;改掉;打掉
ㄉㄧㄠˋ
落下。 如:「飞机失事,听说掉在这附近海域。」 《红楼梦·第八二回》:「叹了一回气,掉了几点泪。」 遗失、遗漏。 如:「掉了钱包」、「这里掉了几个字,记得补上去。」 减退、剥落。 如:「掉色」、「掉漆」。 摆动、摇动。 如:「尾大不掉」。 宋·真山民〈春行〉:「东风若欲招人醉,频掉桥西卖酒旗。」 回转、转动。 如:「将车头掉过来。」 宋·陆游〈送王季嘉赴湖南漕司主管官〉诗:「王子掉头去,长沙万里余。」 对换、替换。 如:「掉换」、「掉包」。
ㄉㄧㄠˋ
置动词之后,表示动作完成。 如:「烧掉」、「丢掉」、「除掉」、「忘掉」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吊切《正韻》杜弔切,𠀤調去聲。 《說文》搖也。 《廣韻》振也。 《左傳·昭十一年》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 《楚語》大能掉小,故變而不勤。 《註》掉,作也。 《史記·孟嘗君傳》過市朝者,掉臂而不顧。 《前漢·蒯通傳》酈生一士,伏軾掉三寸舌。 又正也。 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御下兩馬,掉鞅而還。 《註》飾馬正鞅,以示閒暇。 又掉磬。 《禮·內則註》雖有勤勞,不敢掉磬。 《疏》崔氏云:北海人謂相激事爲掉磬。隱義云:齊人謂相絞訐爲掉磬。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徒了切,音窕。亦搖動也。 《增韻》顫也。 又《唐韻》女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尼角切,𠀤音搦。義同。 又持也。 又《集韻》女敎切,音鬧。聲甄動也。 《周禮·春官·典同》薄聲甄。 《註》甄猶掉也。鍾微薄則聲掉。
切部: 徒弔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掉者、搖之過也。搖者、掉之不及也。許渾言之。
徒弔切。二部。
左傳昭一年文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