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折 点 折 竖 撇 横 竖 撇 点
ㄖㄡˊ
反复摩擦、搓动。 唐·王建〈照镜〉诗:「暖手揉双目,看图引四肢。」 《聊斋志异·卷一○·席方平》:「鬼脱席衣,掬置其上,反复揉捺之。」 搓成团状。 如:「揉面」、「把纸揉成一团」。 使弯曲。 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轮人》:「揉幅必齐,平况必均。」 《汉书·卷五八·公孙弘传》:「臣闻揉曲木者不累日,销鉐者不累月。」 安服。 《诗经·大雅·崧高》:「申伯之德柔惠且直,揉此万邦,闻于四国。」
ㄖㄡˊ
杂乱。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「版后皆粲然成章,不相揉杂。」 宋·司马光〈进交趾献奇兽赋表〉:「众说纷揉,自非圣人莫能识其真。」
《唐韻》爾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由切,𠀤音柔。以手挺也。 又順也。 《詩·大雅》揉此萬邦。 《疏》揉之使順善也。 《音義》亦作柔。 又《玉篇》《廣韻》人九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忍九切,𠀤與煣同。屈申木也。 《增韻》矯揉,曲直之也。 《易·繫辭》揉木爲耒。 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輪人》揉輻必齊。 《註》揉,謂以火槁之。 《疏》曲者以火炙之,木則濡,可揉戾使直也。 又《玉篇》《廣韻》汝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如又切。義同。平上二聲。 《蘇軾·阻風詩》孤舟倦鵶軋,短纜困牽揉。 又《集韻》女九切,音紐。撓之也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爾紹切,音繞。屈也。或作撓。 《正字通》揉有平上去三聲,義實相通,不必分屬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