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撇 点 横 竖 折 横 横 撇 竖
ㄧㄢˇ
捕取。 《文选·曹植·七启》:「曳文狐,揜狡兔,捎鹔鷞,拂振鹭。」 遮蔽。 《礼记·聘义》:「瑕不揜瑜,瑜不揜瑕。」 唐·魏征〈理狱听谏疏〉:「此犹捕雀揜目,盗钟而揜耳者,祇以取诮,将何益乎?」 通「掩」。 夺。 《淮南子·泛论》:「怯者夜见立表,以为鬼也;见寝石,以为虎也;惧揜其气也。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衣檢切《正韻》於檢切,𠀤淹上聲。 《說文》自關以東謂取曰揜。 《揚子·方言》揜𡩡,取也。關東曰揜,關西曰𡩡。一曰覆也。 《禮·禮器》豚肩不揜豆。 又《聘義》瑕不揜瑜,瑜不揜瑕。 又困迫也。 《易·困彖》困剛揜也。 《禮·表記》篤以不揜。 《疏》君子篤厚行於善道,不使揜逼而被困迫也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滅也。吳揚曰揜。 又揜然,疾歸貌。 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揜乎反鄉。 又《唐韻》烏敢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烏感切,𠀤庵上聲。手揜物也。 《韻會》與掩同。互詳掩字註。
切部: 衣檢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取上俗本有謂字。今依宋本。方言曰。掩、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