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à     
注音:ㄊㄚˋ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6428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56027

五笔86:RJNG

仓颉:QASM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5640

CSS代码:\642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rub, make rubbings of inscription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折 点 横 折 点 横



國語辭典

ㄊㄚˋ

 

以纸墨摹印碑帖。通「拓」。如:「搨摹」、「搨本」。唐·王建〈原上新居〉诗一三首之一一: 「古碣凭人搨,闲诗任客吟。」 吴语。随便的写写画画。 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一》:「免不得是沈石田、文衡山、祝枝山搨子几笔,便直上两数银子。」


ㄊㄚ

 

流汗湿透衣服贴在身上。 如:「湿透的汗衫搨在身上了!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0

《唐韻》都盍切《集韻》德盍切,𠀤讀與荅近。手打也。或作㩉。  又《集韻》託合切,音塔。冒也,摹也,與㧺同。或作搭。  又《韻會》託盍切,音榻。義同。今用紙墨磨摸古𥓓帖曰搨。有宋搨舊搨。 《唐書·百官志》弘文館,挍書郞二人,有搨書手筆匠三人。  又《唐書·食貨志》茶商所過諸道,置邸以收稅,謂之搨地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