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横 点 撇 竖 折 竖 撇 点 撇 横 撇 点
丢开,抛弃:~开。~弃。 由液体表面舀取:熬粥时把沫儿~掉。
<名>
汉字的笔画,向左斜下(形状是“丿”) [left-falling stroke (in Chinese characters)]。如:八字还没有一撇呢
<量>
(1) 用于像撇儿的东西[things liking left-falling stroke]。如:他有两撇儿漆黑的眉毛 (2) 另见 piē
<动>
(1) 平着扔出去 [cast;throw]。如:撇手榴弹 (2) 装;摆出 [put on]。如:撇虚(装假);撇假(装假);撇欠(撇嵌。弄虚作假,虚情假意);撇京腔;撇呵(表演;卖艺);撇清(装清白);撇末(装扮角色,演戏) (3) 用嘴表示鄙夷、不以为然或激动的一种表情 [curl]。如:撇酥儿(方言。咧嘴笑)
ㄆㄧㄝ
不顾、抛弃。 如:「撇开了家」、「撇在一边」。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第三二出》:「你秀才郎为客偏情绝,料不是虚脾把盟誓撇。」 拂拭。 《文选·王襃·洞箫赋》:「怆然累欷,撇涕抆泪。」 丢、甩落。 《警世通言·卷一一·苏知县罗衫再合》:「徐用道:『哥哥撇下手中凶器,兄弟方好放手。』」 由液体表面刮舀出来。 如:「撇油」、「撇泡沫」。 违背、违拗。 《水浒传·第二回》:「倘或留住在家中,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。待不收留他,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。」
ㄆㄧㄝˇ
书法向左斜下的一笔,永字八法中称为「掠」。 如:「点、横、竖、撇」、「八字没一撇」。 斜向一边。 如:「撇嘴」。 量词。计算撇状物的单位。 如:「两撇胡子」。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匹蔑切。同撆。見上(撆字)註。 《前漢·揚雄甘泉賦》浮蔑蠓而撇天。 《註》撇,猶拂也。 《王褒·洞簫賦》聯綿彯撇,生微風兮。 又書法有撇。 《書·法離鉤》長撇須迅其鋒。 又《正韻》必弊切,音閉。義同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匹裔切,潎去聲。摽也。 又《集韻》必結切,閉入聲。揎衣也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