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lí     tái     
注音:ㄌㄧˊ,ㄊㄞˊ
部首:
总笔画:19

统一码:U+6584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58298

五笔86:FITW
五笔98:FTDW

仓颉:JKMDO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5988

CSS代码:\6584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横 竖 撇 点 撇 横 撇 点 横 撇 横 撇 点 撇 点 竖 撇 点



國語辭典

ㄌㄧˊ

 

硬而卷曲的毛。 《说文解字·牦部》:「斄,彊曲毛也,可以箸起衣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9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5

《集韻》湯來切,同邰。 《前漢·地理志》右扶風斄,周后稷所封。 《註》同邰。◎按字彙又音離,訓斄牛,非是。集韻,犂牛字从𥝢。犂字从𥝢,作𥝢下𠩬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洛哀切

彊曲毛,可以箸起衣。从犛省,來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彊曲毛也。
也依廣韵補。
可㠯箸起衣。
箸同褚。裝衣也。王莽傳。以氂裝衣。師古曰。毛之彊曲者曰氂。以裝褚衣。令其張起也。按此氂皆斄之誤。劉屈氂亦當本作屈斄。屈斄謂彊曲毛也。
从犛省。來聲。
洛哀切。舊音力之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