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 折 点 点 横 竖
<名>
(1) 汤汁,羹汁 [soup] 斟,汁也。——《方言三》 厨人进斟,因反斗以击代王,杀之。——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 (2) 古国名 [Zhen state]。相传为夏同姓诸侯之国
ㄓㄣ
注入、添加。 如:「斟酒」、「斟茶」。 唐·李白〈悲歌行〉:「主人有酒且莫斟,听我一曲悲来吟。」 滴。 宋·范成大〈宜斋雨中〉诗:「映竹千丝舞,垂簷一线斟。」 审度、考虑。参见「斟酌 」条。 姓。如汉代有斟尚。
ㄓㄣ
饮料、汁液。 《史记·卷七○·张仪传》:「于是酒酣乐,进热啜,厨人进斟,因反斗以击代王,杀之,王脑涂地。」
《廣韻》職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諸深切,𠀤音針。 《說文》勺也。 《楚辭·天問》彭鏗斟雉帝何饗。 《註》斟,勺也。 又《周語》而後王斟酌也。 《註》斟,取也。 又《後漢·馮衍傳》意斟愖而不澹。 《註》斟愖,猶遲疑也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斟,益也。 《註》言斟酌而益之。 又《玉篇》計也。 又國名。 《左傳·襄四年》滅斟灌及斟尋氏。 《註》二國,夏同姓諸侯,仲康之子。 又姓。 《姓氏急就篇》漢博士斟尚。
切部: 職深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勺玉篇、廣韵作酌。按許以盛酒行觴爲?。則水漿不曰酌。枓曰勺。用枓挹注亦曰勺。詩。泂酌彼行潦。挹彼注茲。則勺?古通也。勺之謂之斟。引申之盛於勺者亦謂之斟。方言。斟、汁也。北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斟。左傳羊斟不與、趙世家張儀列傳廚人進斟是也。又引申之。凡增益謂之斟。方言曰。斟、益也。南楚凡相益而又少謂之不斟。凡病少愈而加劇亦謂之不斟。或謂之何斟。言雖少損無所益也。勺之斟之、多少在已。故凡處分曰斟勺。今多用斟?。○左傳。華元殺羊食士。其御羊斟不與。此羊斟謂羊汁也。宋世家說此事云。華元殺羊以食士。其御羊羹不及。可以證左傳之解矣。傳當本作其御羊羊斟不與。上羊其名也。故字叔牂。君子謂羊斟非人也。其羊斟之謂乎。二斟字衍文。淮南子作羊羹。不斟謂不益也。吕覽察微篇羊斟爲人名。亦是淺人增斟也。
職深切。七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