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ǎn     
注音:ㄓㄢˇ
部首:
总笔画:11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5AC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52021

五笔86:LRH

仓颉:JJHML

HTML代码:&#26028

CSS代码:\65AC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cut, chop, sever; behead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折 横 横 横 竖 撇 撇 横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zhǎn   ㄓㄢˇ

砍斷:~斷。~首。~決。~除。~草除根。~釘截鐵。先~後奏。披荊~棘。


cut, chop, sever; behead
abhacken, abschneiden ,Zhan (Eig, Fam)
trancher,décapiter


國語辭典

ㄓㄢˇ

zhǎn 

砍、殺。 如:「披荊斬棘」、「斬首示眾」、「斬草不除根,春風吹又生。」 斷絕。 《孟子·離婁下》:「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。」 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「北斬太行之道,則上黨之兵不下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7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側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阻減切,𠀤音蔪。 《說文》截也。从車从斤。斬法車列也。 《博雅》裁也。 《釋文》斬,暫也。暫加兵,卽斷也。 《爾雅·釋詁》斬,殺也。 《詩·小雅》斬伐四國。 《周禮·秋官·掌戮》掌斬殺賊諜而搏之。  又《杜甫詩》斬新花蕊未應飛。 《註》禪家有斬新日月之語。  又《集韻》莊陷切,音蘸。芟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四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側減切


『清代:段玉裁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