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竖 横 竖 折 横 横 撇 撇 横 竖
ㄓㄨㄛˊ
砍断、斩断。 《说文解字·斤部》:「斮,斩也。」 《书经·泰誓下》:「斮朝涉之胫。」 《楚辞·东方朔·七谏·怨世》:「悲楚人之和氏兮,献宝玉以为石,遇厉武之不察兮,羌两 足以毕斮。」 削除鱼鳞。 《尔雅·释器》:「鱼曰斮之。」 晋·郭璞·注:「谓削鳞也。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側角切《正韻》竹角切,𠀤音捉。 《說文》斬也。 《書·泰誓》斮朝涉之脛。 《註》斬而視之。 《疏》斮,斫也。 《史記·魯仲連傳》因齊後至則斮。 《註》欺三軍者,其法斮。 又《楚辭·七諫》羌兩足以畢斮。 《註》斮,斷也。 又《爾雅·釋器》魚則斮之。 《註》謂削鱗也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側略切,音灼。 又《集韻》士略切。義𠀤同。
切部: 側略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斬者、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