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uàn     
注音:ㄉㄨㄢˋ
部首:
总笔画:18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5B7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2721

五笔86:XXGR

仓颉:VIHML

HTML代码:&#26039

CSS代码:\65B7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ever, cut off; interrup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折 点 折 折 点 横 折 折 点 折 折 点 折 撇 撇 横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duàn   ㄉㄨㄢˋ

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:~裂。~層。~面。截~。~腸。~魂。~線風箏。 不繼續,禁絕:~糧。~水。~炊。~奶。~檔。~流。~種(zhóng )。~交。~片。~續。~子絕孫。 判定,決定:判~。診~。~獄(審理和判決罪案)。 一定,絕對:~乎不可。~然施行。


sever, cut off; interrupt
absolut ,entschieden ,zerbrechen, abbrechen, aufgeben, unterlassen
certainement,couper,casser,rompre,interrompre,renoncer à,décider


國語辭典

ㄉㄨㄢˋ

duàn 

截開。 如:「砍斷」、「割斷」。 《易經·繫辭下》:「斷木為杵。」 隔絕、不延續。 如:「中斷」、「望斷」、「斷了音訊」、「恩斷義絕」。 唐·白居易〈後宮詞〉:「紅顏未老恩先斷,斜倚熏籠坐到明。」 戒除。 如:「斷菸」、「斷奶」、「斷酒」。 決定、判定。 如:「診斷」、「當機立斷」、「優柔寡斷」。 《漢書·卷六八·霍光傳》:「當斷不斷,反受其亂。」


ㄉㄨㄢˋ

duàn 

絕對的。 如:「斷無此理」、「此事斷然做不得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卯集】
【卯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4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都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覩緩切,𠀤音短。 《說文》作𣃔。截也。 《書·盤庚》乃斷棄汝。 《傳》斷,絕也。 《詩·商頌》是斷是遷。 《疏》於是斬斷之。  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徒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杜管切,𠀤音𩏇。絕也。 《羣經音義》旣絕曰斷。 《釋名》斷,段也。分爲異段也。 《易·繫辭》其利斷金。 《疏》其纖利能斷截於金。  又《集韻》徒玩切《正韻》杜玩切,𠀤音段。義同。  又《廣韻》丁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玩切,𠀤音鍛。決也。 《易·繫辭》以斷天下之疑。 《疏》決斷天下之疑。  又《書·秦誓》斷斷猗無他技。 《疏》斷斷,守善之貌。  又《周禮·地官·司徒》凡萬民之不服敎,而有獄訟者,與有地治者,取而斷之。  又《韻補》叶多卷切。 《白居易·寄元九詩》一病經四年,親友書信斷。彼獨是何人,心如石不轉。  又叶徒眷切。 《鮑照·擬古》居人掩閨臥,行子中夜飯。野風吹秋木,行子心腸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