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横 折 撇 撇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撇 点
ㄑㄧˊ
装在竿上,有特别图案,作为某种标帜或号令的布帛或纸。 如:「国旗」、「旌旗」、「令旗」、「摇旗呐喊」。 《文选·贾谊·过秦论》:「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,天下云集而响应。」 宋·王安石〈桂枝香·登临送目〉词:「归帆去棹残阳里,背西风、酒旗斜矗。」 清代军队的部署单位。参见「[[八旗]]」条。 清代蒙古的行政区域。相当于「县」。参见「盟旗制度 」条。 姓。如汉代有旗光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之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𠀤音奇。 《說文》熊旗五游,以象罰星,士卒以爲期。 《釋名》熊虎爲旗,軍將所建,象其猛如虎,與衆期其下也。 《周禮·春官·司常》熊虎爲旗。 《又》師都建旗。 《註》畫熊虎者,鄕遂出軍賦,象其守猛莫敢犯也。 又《左傳·閔二年》佩衷之旗也。 《註》旗,表也。 又星名。 《史記·天官書》東北曲十二星曰旗。 《註》兩旗者,左旗九星,在河鼓左也。右旗九星,在河鼓右也。皆天之鼓旗,所以爲旌表。 又姓。 《廣韻》齊卿子旗之後,漢有九江太守旗光。 又與箕同。 《荀子·富國篇》則國安於盤石,壽於旗翼。 《註》旗,讀爲箕。箕翼,二十人宿名。 又《韻補》叶渠尤切。 《班固·西都賦》乗輚輅,登龍舟,張鳳蓋,建華旗。○按《說文》旗从㫃其聲,訓熊旗五游,以象罰星,士卒以爲期也。旂从㫃,斤聲,訓旗有衆鈴以令衆也。分旗,旂爲二。《正字通》云:周禮九旗所畫異物,所建異名,各有等差。雖旌旄之通稱,而制度自別,未可合爲一也。
切部: 渠之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五鄭本攷工記作六。熊旗六游。以象代也。司常職曰。熊虎爲旗。注曰。畫熊虎者。鄉遂出軍賦。象其守猛莫敢犯也。伐屬白虎宿。與參連體而六星。按記不言虎者。舉熊以包虎。
期旗疊韵。釋名曰。熊虎爲旗。軍將所建。象其猛如虎。與衆期之於下也。
渠之切。一部。
司常職文。今周禮率作師。師者帥之誤。樂師注曰。故書帥爲率。然則許作率都者故書。鄭作帥都者今書也。聘禮注曰。古文帥皆作率。毛詩率時農夫。韓詩作帥。見文選注。大司馬職。仲秋敎治兵。軍吏載旗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