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nì     
注音:ㄋㄧˋ
部首:
总笔画:9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635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7012

五笔86:JNXN

仓颉:ASP

规范编号:52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6165

CSS代码:\6635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intimate, close; approach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横 折 横 撇 撇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ㄋㄧˋ

亲近:~爱。亲~。~比(亲近勾结)。~称(表示亲近的称呼)。


intimate, close; approach
ähnlich sein, anfliegen ,geläufig, allgemein bekannt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形>
〈形〉 (1) (形声。从日,尼声。字又作“暱”。从日,匿( nì )声。本义:亲近,亲昵) 同本义 [close;intimate] 昵之以观其不狎。——《逸周书•官人》 初,澹从弟混与刘毅昵,澹常以为忧。——《南史•谢澹传》 又如:昵就(亲近;亲昵);昵比(亲近勾结);昵好(亲善);昵近(亲近);昵狎(亲近;亲狎);昵依(偎依); (2)指亲宠;亲戚。[relative] 官不及私昵,惟其能。——《书•说命中》 又如:昵交(亲近的朋友);昵侍(近侍,亲侍);昵友(亲密的朋友); (3)近,距离近。[be close to;draw near] 又如:昵道(近路;捷径)



國語辭典

ㄋㄧˋ

 

親近。 如:「親昵」。 《晉書·卷四五·任愷傳》:「(愷)​性忠正,以社稷為己任,帝器而昵之,政事多諮焉。」 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卷五上·滇遊日記二》:「其人不習漢語,而素昵彝風,故勾引為易。」 通「暱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9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5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尼質切,音匿。 《說文》暱或从尼。 《書·說命》官不及私昵。 《傳》昵,近也。  又《泰誓》昵比罪人。 《疏》昵,親近也。  又《集韻》入質切,音日。義同。  又乃禮切,音禰。 《書·高宗肜日》典祀無豐于昵。 《釋文》昵,考也,謂禰廟也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質力切,音職。黏也。 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弓人》凡昵之類不能方。 《音義》昵,又音職。 《註》鄭司農云:謂膠善戾,故書昵。或作樴。杜子春云:樴讀爲不義不昵之昵。或爲䵑。䵑,黏也。  又《韻補》叶尼結切。 《殷臣·奇布賦》燎無爍而不焦,在兹林而獨昵。火焚木而不枯,木吐火而無竭。



谜语

"昵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和尚偷情 (打一汉字)

  2. 【解释】 “昵” 日尼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