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àn     ǎn     yǎn     
注音:ㄢˋ,ㄢˇ,ㄧㄢˇ
部首:
总笔画:12

统一码:U+667B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64016

五笔86:JDJN

仓颉:AKLU

五行属性:土

HTML代码:&#26235

CSS代码:\667B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 折 横 横 横 撇 点 竖 折 横 横 折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ǎn

<形>
(1) 阴暗 [obscure;gloomy;dark] 唵,不明也。从日,奄声。与暗意义略同。——《说文》 日光晻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 三光晻昧。——《汉书·元帝纪》 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,险莫大焉。——《荀子·不苟》 (2) 又如:晻霭(昏暗的云气);晻晻(昏暗的样子) (3) 隆盛的样子 [flourishing]。如:晻暧(隆盛的样子);晻郁(隆盛的样子) (4) 另见 àn;yǎn 其它字义

词性变化


  àn  

<(1) 同“暗”>

(2) 另见 ǎn;yǎn 其它字义


  yǎn  

<形>

(1) (形声。从日,奄声。本义:阴暗不明) (2) 同本义 [be somewhat dark] 晻,晻晻,日无光。——《广韵》 晻,不明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日光晻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 三光晻昧。——《汉书·元帝纪》 光耀晻而不彰。——《汉书·韦元成传》。注:“晻,盖云气之貌。” 日晻晻其将暮。——班彪《北征赋》 (3) 又如:晻暮(日暮昏暗) (4) 迅速;突然 [fast]。如:晻冉(迅速消逝);晻忽(迅速,突然) (5) 另见 ǎn;àn


常见词组





國語辭典

ㄢˇ

ǎn 

阴暗不明的样子。 《汉书·卷九·元帝纪》:「然而阴阳未调,三光晻昧。」 昏暗的。参见「晻世 」条。


ㄧㄢˇ

yǎn 

参见「[[晻晻]]」条。


ㄢˋ

​àn 

(一)​之又音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烏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鄔感切,𠀤音黯。 《說文》不明也。 《博雅》晻,障也。  又冥也。 《前漢·元帝紀》三光晻昧。 《註》師古曰:晻與暗同。 《荀子·不苟篇》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。 《註》晻與暗同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衣儉切《正韻》於檢切,𠀤音奄。晻晻,日無光也。 《楚辭·九歎》日晻晻而下頹。  又《集韻》烏紺切,音闇。義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七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烏感切

不明也。从日奄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不朙也。
北征賦。日晻晻其將暮。漢書元帝紀。三光晻昧。南都賦。晻曖蓊蔚。吳都賦。旭曰晻㫲。凡言晻藹、謂陰翳也。蜀都賦作菴藹。
从日。奄聲。
烏敢切。八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