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ì     
注音:ㄐㄧˋ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66A8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71106

五笔86:VCAG
五笔98:VAQG

仓颉:AUAM

规范编号:53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6280

CSS代码:\66A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and; attain, reach; confine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横 横 折 点 横 折 撇 折 竖 折 横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ㄐㄧˋ

和,及,与。 到,至:~今。 姓。


and; attain, reach; confines
sowie, sowohl ,Ji (Eig, Fam)
et,jusqu'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名>
(1) (形声。从旦,既声。本义:太阳初升略现) (2) 同本义 [part sun] 暨,日颇见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颇,头偏也。头偏则不能全见其面,故谓事之略然者曰颇,日颇见者,见而不全也。” (3) 限制、遏制或限制的东西 [limit]。 如:靡暨

词性变化


   

<<连>>

和,与 [and] 广州府余暨、 南、 番二县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 又如:李先生暨夫人


   

<介>

直到某时 [till]。 如:暨今




國語辭典

ㄐㄧˋ

 

至、及。 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「自商暨周,雅頌圓備。」 《宋書·卷六七·謝靈運傳·史臣曰》:「自建武暨乎義熙。」


ㄐㄧˋ

 

與、及、和。 如:「歡迎董事長暨夫人蒞臨指導。」 《史記·卷六·秦始皇本紀》:「地東至海暨朝鮮。」


ㄐㄧˋ

 

姓。如宋代有暨陶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0

《唐韻》居豙切《集韻》居氣切,𠀤音旣。 《說文》日頗見也。  又《爾雅·釋詁》暨,與也。 《書·堯典》汝羲暨和。 《傳》與也。  又《禹貢》朔南暨。 《疏》皆與聞天子威聲文敎。 《公羊傳·隱元年》會及暨皆與也。  又《禮·玉藻》戎容暨暨。 《註》果毅貌也。  又《爾雅·釋訓》暨,不及也。  又《玉篇》至也。  又《集韻》諸暨,縣名,在越。  又《集韻》其旣切,音禨。義同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居乙切,音訖。姓也。吳有尙書暨豔。  又戟乙切,音疙。已也。  又《集韻》古文届字。註詳尸部五畫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七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其異切

日頗見也。从旦旣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日頗見也。
頗、頭偏也。頭偏則不能全其面。故謂事之略然者曰頗。日頗見者、見而不全也。釋言曰。暨、不及也。此其引伸之義。乑部曰。臮者、衆與詞也。引唐書臮咎繇。臮之叚借多作洎、作暨。公羊傳曰。會及暨、皆與也。暨猶暨暨也。按暨暨猶幾幾。爾雅所謂不及也。
从旦。旣聲。
其冀切。十五部。旣、小食也。日不全見。故取其。意亦舉形聲包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