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iǎo     
注音:ㄊㄧㄠˇ
部首:
总笔画:10

统一码:U+6713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72213

五笔86:EIQN
五笔98:EQIY

仓颉:BLMO

规范编号:55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6387

CSS代码:\6713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acrific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折 横 横 撇 点 横 折 撇 点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tiǎo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月,兆声。本义:古称夏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) 同本义 [the moon appear from the west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month] 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。——《说文》 三月晦朓鲁卫分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 日朓月蚀,昼冥宵光。——《汉书·张敞传》。 (2) 又如:朓朒(旧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)

词性变化


  tiǎo  

<形>

(1) 快速;行疾 [rapid] 朓,疾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》 (2) 又如:朓侧(日月疾缓合度。比喻行为规范)




國語辭典

ㄊㄧㄠˇ

tiǎo 

古代称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时为「朓」。 《说文解字·月部》:「朓,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。」 南朝宋·谢庄〈月赋〉:「朒朓警阙,朏魄示冲。」


ㄊㄧㄠˋ

tiào 

人名用字。如南朝有谢朓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0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6

《唐韻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土了切,音眺。 《說文》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。 《前漢·五行志註》孟康曰:朓者,月行疾在日前,故早見。  又服虔曰:朓,相覜也。日晦食爲朓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他彫切,音祧。  又《集韻》他弔切,音糶。義𠀤同。  又《廣韻》丑召切《集韻》丑照切,𠀤音哨。祭也。  又《集韻》徒了切,音窕。月側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四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土了切

祭也。从肉兆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祭也。
祭名也。廣雅云。祧祭也。祧當作?。
从肉。兆聲。
玉篇通堯他召二切。二部。鉉本土了切。葢誤以月部之朓當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