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横 竖 撇 点
<名>
(1) 滋味。后作“味” [taste] 未,味也。六月滋味也。五行,木老于未,象木重枝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(2) 地支的第八 [number 8 in duodecimal cycle] 未还于此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(3) 与天干相配,用以纪年。如1967年为农历丁未年 (4) 用以纪月,即农历六月 (5) 用以纪时,叫“未刻”。即午后十三时至十五时 两马相交,斗了一百余合,自从辰牌直杀到未刻。——《英烈传》 (6) 五行属土 [earth] 丑、未,亦土也。——《论衡》 (7) 十二生肖属羊 [sheep] 未禽羊。——《论衡》 (8) 将来 [future] 凡刑人之本,禁暴恶恶,且征其未也。——《荀子》
ㄨㄟˋ
地支的第八位。 时辰名。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。 姓。如汉代有未央。
ㄨㄟˋ
不。表示否定的意思。 如:「火车误点了,所以未能准时到达。」 唐·温庭筠〈杨柳〉诗八首之八:「塞门三月犹萧索,纵有垂杨未觉春。」 没有。 如:「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须努力。」 《文选·诸葛亮·出师表》:「先帝创业未半,而中道崩殂。」 《聊斋志异·卷六·萧七》:「有幼女未字,欲充下陈,幸垂援拾。」 放于句末,表示疑问的意思。相当于「否」。 唐·王维〈杂诗〉三首之二:「来日绮窗前,寒梅著花未?」 宋·陆游〈剑门道中遇微雨〉诗:「此身合是诗人未?细雨骑驴入剑门!」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無沸切,音味。 《說文》未,味也。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 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未曰協洽。 《禮·月令註》季夏者,斗建未之辰也。 又《前漢·律歷志》昧薆於未。 《釋名》未,昧也。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 又《玉篇》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 又未央,複姓。見《李淳風·乙巳占》。
切部: 無沸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口部曰。味者、滋味也。
韵會引作六月之辰也。律書曰。未者、言萬物皆成。有滋味也。淮南天文訓曰。未者、昧也。律曆志曰。昧薆於未。釋名曰。未、昧也。日中則昃。向幽昧也。廣雅釋言曰。未、味也。許說與史記同。
天文訓曰。木生於亥。壯於卯。死於未。此卽昧薆之說也。
老則枝葉重㬪。故其字象之。無沸切。十五部。
"未" 为谜底的谜语
去一半,来一半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去的一半加上来的一半,合起来是未。
本末倒置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原来是“末”,倒过来了,整个字倒过来不大可能,那就把两横倒过来。
改脚本 (打一字)
别解方有味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别解方”,别解为“方”字别解为方格,得出“口”;“口”与“未”组合,才有“味”字。
一棒敲开天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天字加一丨就是未。
来字两眼儿被刺瞎 (打一字)
一向上爬忘了本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本”字的“一”往上爬便是“未”字。
别解方有为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