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lì     
注音:ㄌㄧˋ
部首:
总笔画:6

统一码:U+6738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4927

五笔86:SLN
五笔98:SET

仓颉:DKS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6424

CSS代码:\673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撇 点 折 撇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6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2

《唐韻》林直切,音力。 《說文》木之理也。  又《類篇》屋隅也。 《詩·大雅》如矢斯棘。 《韓詩》作斯朸。  又縣名。 《前漢·地理志》屬平原郡。  又《說文》盧則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歷德切,𠀤音勒。義同。  又《集韻》竭憶切,音殛。  又渠巾切,音勤。  又《漢書音義》渠力切,音極。𠀤漢侯國名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六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盧則切

木之理也。从木力聲。平原有朸縣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木之理也。
考工記曰。陽木稹理而堅。陰木疏理而柔。毛詩傳曰。析薪必隨其理。毛詩如矢斯棘。韓詩棘作朸、毛曰。棘、棱廉也。韓曰。朸、隅也。學者皆不解。及觀抑詩維德之隅。毛曰。隅、廉也。箋申之云。如宮室之制。內有繩直。則外有廉隅然後知斯干詩謂如矢之下直、而外有廉隅也。韓朸爲正字。毛棘爲假借字。如矢之直、則得其理而廉隅整飭矣。毛、韓辭異而意一也。
從木。力聲。
以形聲包會意也。阞下曰地理。朸下曰木理。泐下云水理。皆從力。力者、筋也。人身之理也。盧則切。一部。
平原有朸縣。
見地理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