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iú     guǐ     
注音:ㄑㄧㄡˊ,ㄍㄨㄟˇ
部首:
总笔画:6

统一码:U+6739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4917

五笔86:SVN

仓颉:DKN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6425

CSS代码:\6739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撇 点 撇 折



國語辭典

ㄑㄧㄡˊ

qiú 

参见「朹子 」条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6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2

《說文》古簋字。註詳竹部十一畫。  又《唐韻》巨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尤切,𠀤音求。木名。 《爾雅·釋木》朹檕梅。 《註》朹樹狀似梅,子如指頭,色赤似小柰,可食。 《本草補遺》朹子、山樝一物也。  又《方言》朹,仇也。謂怨仇也。 《註》巨救切,音舊。 《廣韻》居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矩鮪切《正韻》古委切,𠀤音晷。 《說文》黍稷方器也。 《廣韻》簠簋,祭器,受斗二升,內圓外方曰簋。 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旊人爲簋,實一觳,崇尺。 《疏》祭宗廟用木簋,今此用瓦簋,祭天地及外神,尚質,器用陶瓠之意也。 《易·損卦》二簋可用享。 《註》離爲日,日體圓。㢲爲木,木器圓。簋象,則簋亦以木爲之也。 《詩·秦風》於我乎每食四簋。 《傳》四簋:黍稷稻粱。 《周禮·地官》舍人凡祭祀共簠簋。 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宰夫東面坐啓簋會,各郤于其西。 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墨者尚堯舜,言道其德行,曰食土簋。 《註》用土作簋。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