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撇 点 横 横 竖
ㄩˊ
盛浆汤的器具。 《仪礼·既夕礼》:「两敦,两杅,盘匜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此皆常用之器也。杅,盛汤浆。」 《后汉书·卷五二·崔骃传》:「远察近览,俯仰有则,铭诸几杖,刻诸盘杅。」 沐浴用的器具。 《礼记·玉藻》:「出杅,履蒯席,连用汤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杅,浴器也。」 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杅,浴之盆也。」
《唐韻》羽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雲俱切,𠀤音于。 《公羊傳·宣十二年》杅不穿,皮不蠹,則不出於四方。 《何休註》杅,飮水器。 又《類篇》浴器。 《禮·玉藻·正義》浴時入杅,浴竟出杅。 又《儀禮·旣夕註》杅亦作桙,盛湯漿盤也。 《荀子·君道篇》槃圓而水圓,杅方而水方。 又杅杅猶于于,自足貌。 《荀子·儒效篇》杅杅富人,豈不貧而富哉。 又大杅,山名。 《山海經》崑崙之丘,黑水出焉,西流於大杅。 又地名。 《前漢·武帝紀》遣因杅將軍公孫敖,築受降城。 《註》因杅,匈奴地名。 又《集韻》王遇切,音芋。義同。 又《史記·秦本紀》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。 《註》一孤切,音烏。○按古文杅同杇,今分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