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ǐ     
注音:ㄗˇ
部首:
总笔画:7

统一码:U+674D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7947

五笔86:SBG

仓颉:DND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6445

CSS代码:\674D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撇 点 折 竖 横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7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3

《玉篇》古文李字。詳下(李字)註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同梓。治木器。  又木工也。 《書·梓材》《釋文》梓亦作杍。詳梓字註。 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良以切《集韻》兩耳切《韻會》良士切,𠀤音里。 《說文》果名。 《素問》東方木也。 《爾雅翼》李,木之多子者。 《埤雅》李性難老,雖枝枯,子亦不細,其品處桃上。 《詩·小雅》投我以桃,報之以李。  又《韻會》世薦士謂之桃李。 《劉向·說苑》樹桃李者,夏得休息,秋得其實焉。樹蒺藜者,夏不得休息,秋得其莿焉。世謂狄仁傑,桃李皆在公門,正用此事。  又《博雅》行李,關驛也。  又與理通。 《左傳·僖十三年》行李之往來。 《周語》行李以節逆之。 《泊宅編》李理義通,人將有行,必先治𧚌,如孟子之言治任。理亦治也。  又星名。 《史記·天官書》熒惑爲李。 《徐廣註》內則理兵,外則理政。  又司理,𠛬官,亦稱司李。 《前漢·胡建傳》黃帝李法。 《管子·法法篇》臯陶爲李。  又檇李,春秋吳地。  又姓。 《風俗通》伯陽之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