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ōng     zōng     
注音:ㄘㄨㄥ,ㄗㄨㄥ
部首:
总笔画:8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79E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8900

五笔86:SWWY

仓颉:XDOO

规范编号:51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6526

CSS代码:\679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fir tre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撇 点 撇 点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cōng   ㄘㄨㄥˉ

常绿乔木,茎高大,树皮灰色,小枝红褐色。木材供制器具,又可做建筑材料,亦称“冷杉”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zōng   ㄗㄨㄥˉ

〔~阳〕地名,在安徽省。 (樅)

fir tree
sapin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cōng

<名>
〈名〉 (1) 枞树。常绿乔木,又叫冷杉 [fir]。果实椭圆形,暗紫色。木材供制器具,又可做建筑材料 枞,松叶柏身木也。从木,从声。——《说文》 (2) 姓 (3) 另见 zōng


基本词义


zōng

<(2) 另见 cōng >

(2) 另见 cōng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4

《六書故》同樅。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七恭切,音瑽。 《說文》引《爾雅》樅,松葉柏身。郭註:今太廟梁材用此。  又《前漢·霍光傳》樅木外臧椁十五具。  又《詩·大雅》虡業維樅。徐讀七凶反,沈讀子容反,又音衝。 《傳》言崇牙之貌樅樅然也。  又撞也。 《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》樅金鼓。  又姓。 《史記·高帝紀》漢王令樅公守滎陽。  又《集韻》卽容切,音蹤。  又《正韻》倉紅切,音悤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子用切,音縱。義𠀤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