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撇 点 横 竖 竖 折 横
<名>
(1) 枯朽的树木 [withered tree] 人皆集于苑,己独集于枯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二》 (2) 肉已烂尽的骸骨 [skeleton] 泽及骴骨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。高诱注:“骨有肉曰骴,无曰枯。” (3)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[dregs]。 如:茶枯;菜枯
ㄎㄨ
草木失去生機。 如:「枯木逢春」。 唐·李白〈蜀道難〉:「連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挂倚絕壁。」 元·馬致遠〈天淨沙·枯藤老樹昏鴉〉曲:「枯藤老樹昏鴉,小橋流水人家。」 乾、乾涸。 如:「枯井」、「海枯石爛」、「枯魚之肆」。 唐·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五九:「眾鳥集榮柯,窮魚守枯池。」 憔悴、瘦瘠。 《荀子·修身》:「安燕而血氣不惰,勞勸而容貌不枯。」 《後漢書·卷四五·袁安傳》:「魂魄飛揚,形容已枯。」
ㄎㄨ
油料作物經榨油後剩餘的渣滓,多製成餅狀,供飼料、肥料之用。 如:「茶枯」、「油枯」。 中醫上稱半身不遂的病為「枯」。
《唐韻》苦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空胡切,𠀤音刳。 《說文》槀木也。 《史記·諸侯表》摧枯朽者易爲力。 又《周禮·天官·鄭註》童枯不稅。 《疏》山林不茂爲童,山澤無水爲枯。 又《集韻》後五切,音戸。竹名。通作楛。詳楛字註。 又叶苦禾切,音科。 《黃庭經》金鈴朱帶坐婆娑,調血理命身不枯。
切部: 苦孤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苦孤切。五部。
禹貢文。今尙書作惟箘簵楛。按惟作唯。轉寫誤也。輅當依竹部引書作簬。楛作枯、則許所據古文尙書如是。竹部引書作楛。非也。
逗。各本無此字。今補。
此釋書之枯非枯槀之義。如引堲讒說、而又釋堲。引曰圛、而又釋圛。引布重
"枯" 为谜底的谜语
万年松 (打一字)
老树 (打一字)
原始森林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原始森林即“古木”。
千年树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