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折 点 折 竖 撇 横 竖 撇 点
<动>
(1) 安抚或平息,尤其通过让步 [placate] 柔远能迩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 怀柔百神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时迈》 (2) 又如:柔远(安抚远人或远方邦国);柔远能迩(怀柔远方,优抚近地);柔软绥怀(安抚外方归顺者);柔远镇迩(安抚远方,安定内地) (3) 通过加工使变软 [soften] 柔其肉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 (4) 又如:柔麻;柔融(溶化使柔软) (5) 润泽 [moisten;lubricate]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,以生柔嘉材者也。——《国语·郑语》 厉利剑者,必以柔砥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山》 灵之圣之,岁殷泽柔。——南朝· 梁· 江淹《迎送神升歌》
<名>
(1) 通“輮”。车轮的外周[outer rim] 椎车无柔。——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 (2) 汉代侯国名 [Rou state]。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地区境内
ㄖㄡˊ
软弱。 如:「柔弱」、「柔能克刚」。 温和、和顺。 《管子·四时》:「解怨赦罪,通四方,然则柔风甘雨乃至。」 《后汉书·卷四四·胡广传》:「柔而不犯,文而有礼。」 草木新生,茎叶幼嫩的样子。 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「采薇采薇,薇亦柔止。」 《文选·曹植·美女篇》:「柔条纷冉冉,叶落何翩翩。」
ㄖㄡˊ
安抚。 《礼记·中庸》:「送往迎来,嘉善而矜不能,所以柔远人也。」 《金史·卷八六·李石传》:「北俗无定居,出没不常,惟当以德柔之。」
《唐韻》耳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由切,𠀤受平聲。 《說文》木曲直也。 又柔者剛之反。 《易·說卦》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。 《書·洪範》沈潛剛克,高明柔克。 《老子·道德經》豈非以其柔耶。 又安也。 《書·舜典》柔遠能邇。 又服也。 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我得天,楚伏其罪,我且柔之矣。 又草木新生曰柔。 《詩·小雅》薇亦柔止。 又國名。 《前漢·地理志》屬琅邪郡。 俗作𣐱,非。
切部: 耳由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洪範曰。木曰曲直。凡木曲者可直。直者可曲曰柔。考工記多言揉。許作煣。云屈申木也。必木有可曲可直之性。而後以火屈之。申之。此柔與煣之分別次弟也。詩荏染柔木。則謂生木。柔之引伸爲凡耎弱之偁、凡撫安之偁。
耳由切。三部。
"柔" 为谜底的谜语
木制的矛 (打一字)
去村后割茅草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去掉“村”字的后半部分,剩下“木”;割掉“茅”字的草字头,剩下“矛”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