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à     zuò     
注音:ㄗㄨㄛˋ,ㄓㄚˋ
部首:
总笔画:9

统一码:U+67DE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8911

五笔86:STHF

仓颉:DHS

规范编号:52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6590

CSS代码:\67D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oak; spinous evergreen tree; to clear away tree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撇 点 撇 横 竖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zuò   ㄗㄨㄛˋ

“栎”的通称:~蚕。~丝。~栎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zhà   ㄓㄚˋ

〔~水〕地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

oak; spinous evergreen tree; to clear away trees
Eiche (S)
Chêne serrata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Zhà

<名>
(1) 水名 [Zan River]。汉水支流 旬水又东,南迳 旬阳县,与 柞水合。水西出 柞溪。——《水经注》 (2) 另见 zuò


基本词义


zuò

<名>

(1) 栎的通称 [oak]。栎属的乔木或灌木 (2) 另见 zhà


常见词组



國語辭典

ㄗㄨㄛˋ

zuò 

植物名。壳斗科麻栎属,落叶乔木。枝桠粗壮,被黄褐色短毛。材质坚硬,可供制作器具及枕木等。


ㄗㄜˊ

 

砍伐树木。 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:「焚莱平场,柞木翦棘。」


ㄗㄜˊ

 

狭窄。 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轮人》:「毂小而长则柞,大而短则挚。」 通「窄」。 大声。 《周礼·冬官考工记·凫氏》:「钟已厚则石,已薄则播,侈则柞,弇则郁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9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5

《唐韻》在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疾各切,𠀤音昨。 《說文》木也。 《詩·小雅》維柞之枝,其葉蓬蓬。 《詩輯》柞,堅韌之木。新葉將生,故葉乃落,附著甚固。  又《前漢·武帝紀》行幸𥂕厔五柞宮。 《張宴曰》有五柞樹,因以名宮也。  又《唐韻》則落切,音作。義同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側格切,音窄。除草曰芟,除木曰柞。 《詩·周頌》載芟載柞。  又《周禮·夏官》柞氏掌攻草木。  又窄陿也。 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轂小而長則柞。  又大而外也。 《考工記》鐘侈則柞。  又《類篇》助伯切,音斮。捕獸檻中機曰柞鄂。 《中庸·孔疏》擭謂柞㮙也。  又《集韻》仕下切。同槎。衺斫也。  又《集韻》實窄切。齧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六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在各切

木也。从木乍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柞木也。
詩有單言柞者。如維柞之枝、析其柞薪是也。有柞棫連言者。如皇矣、旱麓、緜是也。陸機引三蒼。棫卽柞也。與許不合。假令許謂棫卽柞、則二篆當聯屬之。且詩不當或單言棫。或單言柞。或柞棫竝言也。鄭詩箋云。柞、櫟也。孫炎爾雅注。櫟實、橡也。齊民要術援爾雅注合柞栩櫟爲一。亦皆非許意。
從木。乍聲。
在各切。五部。按柞可薪。故引伸爲凡伐木之偁。周禮有柞氏。周頌傳曰。除艸曰芟。除木曰柞。古無二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