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折 点 撇 横 竖 撇 点
<名>
(1) 信札、名帖等的统称(用硬纸或薄纸板制成) [calling card;written note]。如:柬房(旧时官署中負責处理书札往来的部门);寄柬;请柬;柬匣(裝信札、名帖的匣子) (2) 柬埔寨的简称 [Kampuchea]
ㄐㄧㄢˇ
信件、请帖。 如:「书柬」、「请柬」。 《红楼梦·第四八回》:「明日我补一个柬来,请你入社。」 通「简」。
ㄐㄧㄢˇ
选择。 《荀子·修身》:「安燕而血气不惰,柬理也。」 唐·杨倞·注:「言柬择其事理所宜。」 通「拣」。
《唐韻》古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賈限切,𠀤音𥳑。 《說文》分別𥳑之也。从束从八。八,分別也。 又與𥳑同。擇也。 《荀子·脩身篇》安燕而血理不惰柬理也。 又《晉灼·史記·遴柬註》柬,古𥳑字。少也。 又《類篇》亦與揀通。 又《韻會》一曰縣名。在新寧。○按《說文》收束部,今誤入。 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古限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賈限切,𠀤音柬。牒也。 《爾雅·釋器》𥳑謂之畢。 《疏》𥳑,竹𥳑也。古未有紙,載文于𥳑,謂之𥳑札,一名畢。 《禮·王制》太史典禮,執𥳑記,奉諱惡。 《註》𥳑記,策書也。 《釋名》𥳑,閒也。編之篇篇有閒也。 《杜預·春秋序》大事書之于策,小事𥳑牘而已。 《詩·小雅》畏此𥳑書。 《傳》𥳑書,戒命也。 又𥳑閱也。 《周禮·春官》大田之禮,𥳑衆也。 《疏》𥳑,閱也。謂閱其車徒之數也。 又《夏官》大司馬𥳑𥡴鄕民。 《註》謂比數之。 又要也,略也。 《易·繫辭》乾以易知,坤以𥳑能。 《疏》𥳑,謂𥳑省。 《書·大禹謨》臨下以𥳑。 《史記·樂書》大樂必易,大禮必𥳑。 又求也,選也。分別也。 《書·多士》夏迪𥳑在王庭。 《禮·王制》𥳑不肖以絀惡。 《郊特牲》𥳑其車賦,而歷其卒伍。 又大也。 《詩·邶風》𥳑兮𥳑兮。 《傳》𥳑,大也。 《周頌》降福𥳑𥳑。 《傳》𥳑𥳑,大也。 《論語》吾黨之小子狂𥳑。 《註》𥳑,大也。 又《左傳·昭元年》子羽謂子皮曰:宋左師𥳑而禮。 《註》無所臧否,故曰𥳑。共事大國,故曰禮。 又慢忽之謂𥳑。 《孟子》是𥳑驩也。 《疏》𥳑略不禮也。 又諫也。 《左傳·成八年》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,季文子私焉曰:詩曰:猶之未遠,是用大𥳑。 《註》𥳑,諫也。 又誠也。 《禮·王制》有旨無𥳑不聽。 《註》𥳑,誠也。有其意無其誠,不論以爲罪。 又《諡法》一德不懈曰𥳑,平易不訾曰𥳑。 又鼓聲。 《詩·商頌》奏鼓𥳑𥳑。 《箋》其聲和大。 又《韻會》手版也。古制長二尺四寸,短者半之。蔡邕曰:漢制長二尺,短者半,蓋單執一札,謂之𥳑。 又姓。周大夫𥳑師父,魯大夫𥳑叔。
切部: 古限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"柬" 为谜底的谜语
十字路四通八达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十”字路加上“四,八”就是“柬”。本字意思:信件、名片、帖子等的泛称:请~。书~。;简选,拣:~寄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