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bīng     bēn     
注音:ㄅㄣ,ㄅㄧㄥ
部首:
总笔画:10

统一码:U+681F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8941

五笔86:SUAH

仓颉:DTT

规范编号:52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6655

CSS代码:\681F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hemp palm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撇 点 点 撇 横 横 撇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bēn   ㄅㄣˉ

〔~茶〕地名,在中国江苏省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bīng   ㄅㄧㄥˉ

〔~榈〕古书上指“棕榈”。

hemp palm
palmier de Chine,Trachycarpus excelsa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bīng

<名>
即棕榈。亦作“栟榈” [palm] 买养驯孔翠,远苞树蕉栟。——韩愈等《城南联句·孟郊》



國語辭典

ㄅㄧㄥ

bīng 

参见「[[栟榈」、「栟柑]]」条。


ㄆㄧㄥˊ

​píng 

(一)​之又音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0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6

俗栟字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六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府盈切

栟櫚也。从木并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栟櫚、
逗。
椶也。
各本奪椶字。今依韵會本補。廣雅、劉逵引異物志皆曰。栟櫚、椶也。上林、甘泉賦字作并閭。南都、吳都賦字作栟櫚。許書有栟無櫚。櫚因栟之木旁而同之耳。
從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