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撇 点 折 横 横 折 撇 点
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:~植。~茎。~瘤。~毛。~雕。须~。块~。扎~。叶落归~。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:~底。~基。墙~儿。 事物的本源:~源。~由。~本。知~知底。 彻底:~除。~究。~治。 依据,作为根本:~椐。 量词,指长条的东西:两~筷子。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“平方根”,开立方所得的值为“立方根”。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。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:氨~。硫酸~。
<动?>
(1) 植根 [root] 半生无根着,飘转如断梗。——金· 元好问《出京》诗 (2) 又如:根着(植根于地) (3) 杜绝;根除 [eradicate] 若攻之不根,是养疾疴于心腹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 (4) 又如:根株 (5) 根究;追究 [pursue] 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,更不根究,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,给与民耕,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,重为搔扰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论牧马草地剳子》 (6) 又如:根勘(彻底查究);根究着实(追根究底,打听清楚);根刷(根刮,彻底清查;彻底搜求);根穷(彻底追查) (7) 通“跟” [follow]。如:根寻(跟踪查找);根捕(跟踪缉捕);根索(跟踪,搜求或追查)
<量>
(1) 用于条形物 [piece]。如:一根竹竿;三根电线杆 (2) 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、强度或结构的线、纱、带、绳、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 [strand]。如: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
ㄍㄣ
植物茎干长在土里的部分,具有固定、吸收或贮藏水分、养分的功能。 如:「落叶归根」。 三国魏·曹植〈七步诗〉:「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」 唐·李白〈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〉:「流波思其旧浦,落叶坠于本根。」 物体的基部、下部。 如:「耳根」、「牙根」。 唐·白居易〈早春〉诗:「满庭田地湿,荠叶生墙根。」 事物的本源。 如:「祸根」、「病根」、「追根究底」。 唐·独孤及〈梦远游赋〉:「止水不波,浮云无根。」 宋·苏轼〈李氏山房藏书记〉:「而后科举之士,皆束书不观,游谈无根,此又何也。」 事物的存底。 如:「票根」、「存根」。 量词。计算细长形物体的单位。 如:「一根棍子」、「三根筷子」。 姓。如周代有根牟子。
ㄍㄣ
深植。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「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。」
ㄍㄣ
澈底的。 如:「根绝」、「根除」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古痕切,音跟。 《說文》木株也。 《左傳·隱六年》農夫之去草,絕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 又《廣韻》根,柢也。 《老子·道德經》重爲輕根。 《管子·地形篇》地者,萬物之本原,諸生之根菀。 又《博雅》始也。 又天根星也。《周語》天根見而水涸。註亢氐之間。 又金根,車名。 《後漢·輿服志》天子車金根。 又門之鋪首銅鍰曰倉琅根。 《前漢·五行志》木門倉琅根。 又竹根,杯名。 《晉庾信報惠酒詩》山杯捧竹根。 又雲根,山名。 《宋孝武登作樂山詩》積水溺雲根。 又姓。 《姓苑》周人根牟子,善著書。 又叶經天切,音堅。 《三略軍讖》侵侮下民,國內譁諠。臣蔽不言,是謂亂根。
切部: 古痕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"根" 为谜底的谜语
不要栽跟头 (打一字)
很字两人离木棍旁边立 (打一字)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