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ū     
注音:ㄐㄩ
部首:
总笔画:11

统一码:U+68AE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7927

五笔86:SNNK

仓颉:DSSR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6798

CSS代码:\68A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nowshoe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撇 点 折 横 撇 折 竖 折 横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名>
(1) 有锥的屐,山行时安在鞋上防滑。一说为登山的轿 [apiked clogs] 泥行乘毳,山行则梮。——《汉书》 (2) 同“挶”。抬土的工具 [carrying pole] 收而场功,偫而畚梮。——《国语》



國語辭典

ㄐㄩˊ

 

古代送饭食的器具。 《广韵·入声·烛韵》:「梮,舆食器也。」 运土的器具。 《国语·周语中》:「收而场功,㣥而畚梮。」 三国吴·韦昭·注:「梮,举土之器。」 行走山路时安装在鞋底的锥形物,有防滑的作用。 《汉书·卷二九·沟洫志》:「泥行乘橇,山行则梮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7

《唐韻》居玉切《集韻》拘玉切,𠀤音拲。輿食器。  又《正韻》居六切,音掬。 《前漢·溝洫志》禹治水,山行則梮。 《如淳曰》梮謂以鐵爲椎頭,長半寸,施之履下以上山,不蹉跌。  又《集韻》衢六切,音局。 《博雅》曲道,栻,梮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