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ì     
注音:ㄑㄧˋ
部首:
总笔画:12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8C4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904

五笔86:YCAS

仓颉:YITD

HTML代码:&#26820

CSS代码:\68C4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reject, abandon, discard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横 折 点 横 竖 竖 横 横 竖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ㄑㄧˋ

舍去,扔掉:拋~。遺~。~權。~市(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,並將屍體暴露街頭)。~世(超出世俗或指去世)。~養(父母死亡的婉辭)。~置不顧。~瑕錄用。


reject, abandon, discard
ablegen, ausschalten ,aufgeben ,verscherzen, wegwerfen
abandonner,rejeter


國語辭典

ㄑㄧˋ

 

拋開、捨去。 如:「放棄」、「丟棄」、「廢棄」、「棄置」。 《孟子·盡心上》:「舜視棄天下,猶棄敝蹝也。」 唐·李白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〉詩:「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,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。」


ㄑㄧˋ

 

人名。周代始祖后稷。相傳他的母親姜原生他以後,曾把他棄置道旁,故以為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詰利切《韻會》磬致切《正韻》去冀切,𠀤音器。 《說文》捐也。 《爾雅·釋言》忘也。 《詩·周南》不我遐棄。 《禮·冠禮·祝辭》棄爾幼志,順爾成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