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ī     
注音:
部首:
总笔画:14

统一码:U+69B0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44961

五笔86:SFTJ

仓颉:DJPA

规范编号:55

五行属性:木

HTML代码:&#27056

CSS代码:\69B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横 撇 撇 折 竖 折 横 横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zhī

<名>
柱下的木础或石础 [the base of a pillar] 榰,柱底也。从木,耆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古用木,今以石,苏俗谓之柱磉石。 榰恒凶。——《易·恒》。按,恒上变为鼎铉,宜在上,故大吉榰,宜在下,在上故凶。



國語辭典

zhī 

基石、柱脚。 《说文解字·木部》:「榰,柱氐也,古用木,今以石。」


zhī 

支撑。 《尔雅·释言》:「榰,柱也。」 唐·孟郊〈怀南岳隐士〉诗二首之二:「枫梩搘酒瓮,鹤虱落琴床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0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章移切《正韻》旨而切,𠀤音支。 《說文》柱砥,古用木,今用石。 《徐曰》柱下根也。 《爾雅·釋言》榰,柱也。 《郭註》相榰柱也。  又《前漢·項羽傳》枝梧,一作榰梧。  又《易·恆卦》上六振恆,凶。 《說文》作榰恆。未詳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六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章移切

柱砥。古用木,今以石。从木耆聲。《易》:“榰恒凶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柱氐也。
氐各本作砥。誤。今正。日部昏下曰。氐者、下也。广部曰。底、一曰下也。氐底古今字。玄應書引作柱下。知本作柱氐矣。今之磉子也。釋言曰。搘、拄也。卽榰柱之譌。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