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 竖 撇 点 横 竖 竖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
職責範圍內支配和指揮的力量:政~。~力。~威。~貴。~柄。~勢。生殺予奪之~。 有利的形勢:主動~。 變通,不依常規:~變。~謀(隨機應變的計謀)。~術。智必知~。 暫且,姑且:~且。 秤錘:~衡。 衡量,估計:~其輕重。 姓。
ㄑㄩㄢˊ
古代稱測量重量的砝碼或秤錘。以鐵或銅製成。 《論語·堯曰》:「謹權量,審法度。」 《莊子·胠篋》:「為之權衡以稱之。」 變通的理念。 如:「通權達變」。 《孟子·離婁上》:「男女授受不親,禮也;嫂溺援之以手者,權也。」 《儒林外史·第四回》:「禮有經,亦有權,想沒有甚麼行不得處。」 勢力。 如:「權力」、「大權在握」。 《文選·賈誼·過秦論》:「然秦以區區之地,致萬乘之權,招八州而朝同列,百有餘年矣。」 因自然或人為環境(如法律規定)所產生的力量與利益。 如:「人權」、「政權」、「投票權」、「土地所有權」。 姓。如唐代有權德輿。
ㄑㄩㄢˊ
衡量。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權然後知輕重,度然後知長短。」
ㄑㄩㄢˊ
暫且。 如:「權充」。 南朝梁·沈約〈晉書選舉志九品論〉:「漢末喪亂,魏武時始創,軍中倉卒,權立九品。」 《水滸傳·第八六回》:「盧俊義道:『軍士廝殺了一日,神思困倦,且就這里權歇一宵,暫停戰馬,明日卻尋歸路。』」
《唐韻》巨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逵員切,𠀤音拳。 《玉篇》稱錘也。 《前漢·律歷志》孔子陳後王之法,曰謹權量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,權輕重者不失黍絫。 又經權。 《易·繫辭》巽以行權。 《註》權,反經而合道者也。 又平也。 《禮·王制》原父子之情,立君臣之義以權之。 又權謀。 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中權後勁。 《杜註》中軍制謀,精兵爲殿。 又權柄。 《莊子·天運篇》親權者不能與人柄。 又《爾雅·釋詁》權輿,始也。 《詩·秦風》于嗟乎,不承權輿。 又攝官曰權。 《鼠璞》權字唐始用之。韓愈權知國子博士,三歲爲眞。 又國名。亦姓。 《左傳·莊十八年》楚武王克權。 《韻會》楚鬭緡尹權,後因爲氏。 又與爟通。烽火也。 《前漢·郊祀志》上宿郊見通權火。 又與顴通,兩頰也。 《前漢·高帝紀·隆準註》頰權,準也。 《曹植·洛神賦》靨輔承權。 又《說文》權,黃華木也。 《爾雅·釋草》權,黃華。 《六書故云》以草釋木,似誤。○按《爾雅》木槿,木也,列之于草。殆未可泥。 又《集韻》古玩切,音貫。木叢生也。
切部: 巨員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