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ú     
注音:ㄩˊ
部首:
总笔画:13

统一码:U+6B48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87282

五笔86:WGEW

仓颉:ONNO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7464

CSS代码:\6B4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ong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点 横 竖 折 横 横 竖 竖 撇 折 撇 点
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名>
(1) (形声。从欠,俞声。从“欠”,与出气、发声有关。本义:歌) (2) 同本义 [ballad] 吴歈蔡讴,奏大吕些。——《楚辞》 (3) 同“愉”



國語辭典

ㄩˊ

 

歌曲、歌谣。 《楚辞·宋玉·招魂》:「吴歈蔡讴,奏大吕些。」 唐·刘禹锡〈竹枝词·序〉:「故余亦作竹枝九篇,俾善歌者飏之,附于末。后之聆巴歈,知变风之自焉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3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9

《唐韻》羊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容朱切,𠀤音兪。巴歈,歌名。本作渝。 《史記註》渝水,獠人居。其人剛勇好舞,高祖募此以平三秦。後使樂府習之,因名巴渝舞。  又吳歌亦曰歈。 《楚辭·招魂》吳歈蔡謳,奏大呂些。 《註》歈、謳皆歌也。 《庾信·哀江南賦》吳歈越吟,荆豔楚舞。  又歋歈,舞手相弄笑也。或作邪揄。 《後漢·王霸傳》市人皆大笑,舉手邪揄。 《註》揄音踰,或音由。  又《廣韻》度侯切《集韻》徒侯切,𠀤音頭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