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wú     
注音:ㄨˊ
部首:
总笔画:4

统一码:U+6BCB

字形分析:独体结构

四角:77550

五笔86:XDE
五笔98:NNDE

仓颉:WJ

规范编号:51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7595

CSS代码:\6BCB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do not; not; surname; rad. 80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折 撇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ㄨˊ

不要,不可以:~妄言。宁缺~滥。 不:~庸。~宁(nìng )。 姓。


do not; not; surname; rad. 80
Mutter, weibliches Wesen (S)​,kein (S)​,nicht (S)
(négatif, prohibitif)​,ne pas,80e radical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副>
(1) (形声。“母”省声。毋、母古本为一字,后分化禁止之词,乃加一画以别之。本义:表示禁止的词。相当于莫、勿、不要) (2) 同本义 [don't] 毋,止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毋,止之辞。——《广韵》 毋者,禁之也。——《论衡·谴告》 毋不敬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上》 毋吾以也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 毋从俱死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毋内诸侯。 毋妄发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毋多谈。 (3) 又如:毋或(不可);毋多(不作他计);毋己(不得,不能);毋违(不得违误);毋令逃逸;毋自欺 (4) 不 [no]。表示否定。如:毋事(不事,不从事);毋须(无须,不必);毋庸讳言 (5) 无 [nothing] 身自持筑臿,胫毋毛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纪》 (6) 又如:毋害(无比) (7) 姓

词性变化


   

<动>

同“无”。没有。与“有”相对 [not have]。如:毋几(没有希望);毋何(没有别的事);毋我(无私见);毋度(没有节制)


   

<代>

相当于“没有谁”或“没有人” [nobody] 毋敢夜行。——《史记》


   

<助>

用于句首 毋宁使人谓子,子实生我。——《左传》


常见词组





國語辭典

ㄨˊ

 

不。表示否定的意思。 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「以我为君子也,君子安可毋敬也?」 《史记·卷七八·春申君传》:「世有毋望之福,又有毋望之祸。」 不要、莫。表示禁止或劝诫的意思。 如:「毋忘在莒」。 《论语·子罕》:「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 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。」


ㄨˊ

 

没有。 《墨子·非命上》:「言而毋仪,譬如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。」 《史记·卷六·秦始皇本纪》:「身自持筑臿,胫毋毛。」 通「无」。


ㄨˊ

 

姓。如晋代有毋雅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4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0

《唐韻》武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微夫切,𠀤音無。 《說文》止之也。其字从女,內有一畫,象姦之形。禁止之,勿令姦。 《禮·曲禮》毋不敬。 《註》毋,止之辭。古人云:毋,猶今人言莫也。  又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毋上于面,毋下于帶。 《鄭註》古文毋爲無。 《賈公彥疏》今不从者。《說文》云毋,禁辭,故不从有無之無也。  又將毋、毋乃,皆發問之辭,與無通。 《韓詩外傳》客有見周公者,曰:入乎將毋。公曰:請入。坐乎將毋。公曰:請坐。言乎將毋。公唯唯。  又姓。 《廣韻》毋丘或爲毋氏。  又漢複姓,八氏。《漢書·貨殖傳》有毋鹽氏,巨富,齊毋鹽邑大夫之後。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、將作,大匠毋丘興。《風俗通》有樂安毋車伯奇,爲下邳相,有主簿步邵南,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。《何氏姓苑》云有毋終氏,《左傳》魯大夫兹毋還、晉大夫綦毋張,《漢書》有巨毋霸,王莽改爲巨毋氏。  又甯毋,地名。 《穀梁傳》作寧毋。毋音無。  又茂后反。 《公羊傳》音同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迷浮切,音謀。毋追,夏后氏緇布冠名。 《禮·郊特牲》毋追,夏后氏之道也。  又《集韻》罔甫切,音武。與䳇、鵡同。鸚䳇,鳥名。或从武,亦省作毋。 與父母之母不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武扶切

止之也。从女,有奸之者。凡毋之屬皆从毋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止之䛐也。
䛐依禮記釋文補。䛐者、意內而言外也。其意禁止、其言曰毋也。古通用無。詩書皆用無。士昏禮。夙夜毋違命。注曰。古文毋爲無。是古文禮作無、今文禮作毋也。漢人多用毋。故小戴禮記、今文尙書皆用毋。史記則竟用毋爲有無字。○又按詩毋敎猱


谜语

"毋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女字加一笔 (打一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