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ǎi     
注音:ㄞˇ
部首:
总笔画:7

统一码:U+6BD0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40557

五笔86:FXDR
五笔98:FNND

仓颉:GWJ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土

HTML代码:&#27600

CSS代码:\6BD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person of reprehensible morals; immoral; adulter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横 折 折 撇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ǎi   ㄞˇ

品行不端正的人。


nicht charakterfest (Adj)


國語辭典

ㄞˇ

ǎi 

没有德性的士人。 《说文解字·毋部》:「毐,士之无行者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辰集】
【辰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7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3

《廣韻》於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倚亥切,𠀤音唉。 《說文》人無行也,一說嫪毐,秦人,以淫坐誅,故世罵淫曰嫪毐。 《通雅》嫪毐,音勞靄。  又《廣韻》烏開切《集韻》於開切,𠀤音哀。義同。  又《玉篇》古文娭字。 《廣韻》許其切《集韻》虛其切,𠀤音煕。婦人賤稱。  又戲也。 《漢·安世房中歌》神來燕娭。  又《集韻》於開切,音哀。婢也。  又倚亥切,音唉。義同。 《六書故》娭媐嬉誒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