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ún     
注音:ㄩㄣˊ
部首:
总笔画:8

统一码:U+6C84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31132

五笔86:IFCY

仓颉:EMMI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7780

CSS代码:\6C84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billows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横 横 折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yún   ㄩㄣˊ

大波浪。 〔~~〕形容水流动。 古同“纭”,杂乱。


billows
mugissement d'un torrent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 yún

<形>
〈形〉 水波汹涌回旋 [turbulent] 沄,转流也。从水,云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实与澐同字。 流水兮沄沄。——《楚辞·哀岁》 江水大波谓之沄。——《说文》 水泫沄而涌涛。——张衡《思玄赋》



國語辭典

ㄩㄣˊ

yún 

水波流转的样子。 《尔雅·释言》:「沄,沆也。」 晋·郭璞·注:「水流漭沆。」 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:「扬芒熛而绛天兮,水泫沄而涌涛。」 唐·杜甫〈次空灵岸〉诗:「沄沄逆素浪,落落展清眺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4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王分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于分切,𠀤音雲。 《說文》轉流也。 《杜甫詩》沄沄逆素浪。  又《爾雅·釋言》沄,沆也。 《註》水流漭沆。  又𤣥沄,沸貌。 《揚雄·冀州箴》冀土麋沸,泫沄如湯。  又通紜。 《揚雄·長楊賦》汾沄沸渭。 《註》汾沄,與紛紜同。衆盛貌。  又《廣韻》戸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昆切,𠀤音渾。義同。  又《集韻》戸袞切,混上聲。水流貌。  又《韻補》叶于權切,音員。 《柳宗元·懲咎賦》凌洞庭之洋洋,泝湘流之沄沄。飄風擊以揚波,舟摧抑而迴邅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王分切

轉流也。从水云聲。讀若混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轉流也。
回轉之流、沄沄然也。釋言曰。沄、沆也。郭云。水流漭沆。
从水。云聲。讀若混。
按沖讀若動、沄讀若混者、古音動混不同今音也。王分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