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pàn     
注音:ㄆㄢˋ
部首:
总笔画:8

统一码:U+6C9C

字形分析:独体结构

四角:32127

五笔86:ITHN

仓颉:ELLL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7804

CSS代码:\6C9C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撇 竖 横 折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4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普半切,音判。水流也。一曰水厓。  又《玉篇》古文泮字。義與詩隰則有泮之泮同。沜,猶漘也。註詳五畫。 《唐書·王維傳》輞川有芙蓉沜。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普半切,音判。 《說文》諸侯鄕射之宮,西南爲水,東北爲牆。 《詩·魯頌》思樂泮水。 《箋》泮之言半也。半水者,蓋東西門以南通水,北無也。 《禮·王制》作頖宮。  又《通典》兗州泗水縣有泮水。  又散也。 《詩·邶風》迨冰未泮。  又與判同。 《史記·陸賈傳》自天地剖泮,未始有也。  又與畔通。 《詩·衞風》隰則有泮。 《傳》泮,坡也。 《箋》泮,讀爲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