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点 横 竖 折 横 撇 折
同“况”。
ㄎㄨㄤˋ
情形、状态。 如:「近况」、「概况」、「实况」、「窘况」。 恩惠。 《汉书·卷四六·万石君传》:「皇天嘉况,神物并见。」 通「贶」。 姓。如三国时蜀国有况长宁,元代有况逵。
ㄎㄨㄤˋ
比拟、譬喻。 《汉书·卷一六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「以往况今,甚可悲伤。」 唐·孟郊〈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〉:「饮柏泛仙味,咏兰拟古词。」 拜访、惠顾。 《史记·卷一一七·司马相如传》:「足下不远千里,来况齐国。」 《汉书·卷五二·灌夫传》:「将军肯幸临况魏其侯,夫安敢以服为解!」
ㄎㄨㄤˋ
益、更加。 《诗经·小雅·出车》:「忧心悄悄,仆夫况瘁。」 汉·郑玄·笺:「况,兹也。」 《国语·晋语一》:「以众故不敢爱亲,众况厚之。」 三国吴·韦昭·注:「况,益也。言以众故杀君,除民害,众益以为厚。」 正、恰好。 《董西厢·卷三》:「生不胜怏怏,况是无聊,又闻夜雨。」
ㄎㄨㄤˋ
表示更进一层的语气。相当于「何况」、「况且」。 《孟子·万章下》:「则天子不召师,而况诸侯乎?」 唐·韩愈〈与崔群书〉:「况天之与人,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也。」
《唐韻》許訪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放切,𠀤音貺。 《說文》寒水也。 又矧也,譬也。 《莊子·知北遊》每下愈況。 又益也。 《晉語》衆況厚之。 又兹也。 《詩·小雅》況也永歎。 《箋》來兹對之,長歎而已。 又滋也。 《詩·大雅》亂況斯削。 又賜也。與貺通。 《前漢·武帝紀》遭天地況施,著見景象。 又臨訪曰來況。 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足下不遠千里,來況齊國。 又《廣韻》修況,琴名。 又姓。 《蜀志》有況長寧。◎按佩觿集,况况況𠀤虛訪翻,况發語之端,况寒冰也,況形況,今多通用況字。 又《集韻》或作湟。 又古與兄通。
切部: 許訪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未得其證。毛詩常棣、桑柔、召旻皆曰。兄、滋也。矢部矤下曰。兄詞也。古矧兄、比兄皆用兄字。後乃用況字。後又改作况、作况(二+兄[左右])。
許訪切。十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