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点 横 横 竖 竖 横 折
<名>
(1) 病症名 [diarrhoea]。如:泄风(中医病症名)。 (2) 指风邪久入腠理间,以致出现汗泄不止、口干、身痛的病症 (3) 皮肤长小疙瘩并有瘙痒的病症
ㄒㄧㄝˋ
液体或气体排出、漏出。 如:「排泄」。 《汉书·卷二九·沟洫志》:「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,虽高增隄防,终不能泄。」 透露、露出。 如:「泄露」、「泄密」。 《三国演义·第二七回》:「卞喜知事泄,大叫:『左右下手!』」 发散。 如:「泄恨」、「泄愤」。
ㄒㄧㄝˋ
中医上指肌肉失去收缩功能的症状。 汉·张机《匮要略方论·卷上·中风厉节病脉证并治·乌头汤》:「筋伤则缓,名曰泄。」 姓。如春秋时鲁国有泄柳。
ㄧˋ
参见「泄沓」、「泄泄」等条。
《唐韻》余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以制切,𠀤音曳。水名。 《說文》水受九江博安洵波,北入氐。 《水經》泄水,出博安縣,北過芍陂,西北入于淮。 《註》博安縣,地理志之博鄕縣也。 又散也。 《詩·大雅》俾民憂泄。 《傳》泄,去也。 《箋》猶出也,發也。 又泄泄,舒徐貌。 《詩·邶風》泄泄其羽。 《傳》飛而鼓其翼,泄泄然也。 又衆也。 《詩·魏風》桑者泄泄兮。 《傳》泄泄,多人之貌。 又《爾雅·釋訓》憲憲泄泄,制法則也。 《李巡曰》皆黨惡爲制法則也。 又《詩·大雅》天之方蹶,無然泄泄。 《孟子》泄泄猶沓沓也。 《註》怠緩悅從之貌。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私列切《正韻》先結切,𠀤音薛。與渫同。除去也。詳渫字註。 又漏也。 《管子·君臣下篇》古言墻有耳者,微謀外泄之謂也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歇也。楚揚謂之歇。 又發越也。 《禮·月令》季春之月,陽氣發泄。 又雜也。 《後漢·杜詩傳》頗泄用之。 又嫚也。與渫同。 《荀子·榮辱篇》憍泄者,人之殃也。 又與洩同。 又姓魯泄柳。
切部: 余制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前志九江郡博鄉。此云博安、與水經合。洵波當作芍陂。氐當作比。水經曰。泄水、出博安縣。北過芍陂西。與沘水合。西北入於淮。注云。博安縣、地理志之博鄉縣也。泄水自縣上承沘水於麻步川。西北出歴濡谿。謂之濡水。自濡谿逕安豐縣。北流注於淠。亦謂之濡須口。按淠卽沘字。見沘水篇注。洵波無考。疑作芍陂。水經云過芍陂、則非受也。疑當作水受九江博安洵爲句。洵卽濄水出者。下四字當作過芍陂北入比六字。然無左證。與酈云上承沘者不合。亦所謂聞疑載疑而已。
余制切。五部。毛詩大雅傳曰。泄泄猶沓沓也。此謂假世爲詍也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