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niǎn     shěn     
注音:ㄋㄧㄢˇ,ㄕㄣˇ
部首:
总笔画:12

统一码:U+6DF0

字形分析:独体结构

四角:38132

五笔86:IWYN

仓颉:EOIP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8144

CSS代码:\6DF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fish; still; (Cant.) thoroughly soaked; a deep sleep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撇 点 点 折 点 折 点 点



國語辭典

ㄋㄧㄢˇ

niǎn 

水面无波的样子。 《广韵·上声·豏韵》:「淰,水无波也。」


ㄋㄧㄢˇ

niǎn 

一种用以捞取水底淤泥的农具。 明·张自烈《正字通·水部》:「淰,农具,取水底淤泥曰淰。」


ㄕㄣˇ

shěn 

鱼因惊骇而四处游散。 《礼记·礼运》:「故龙以为畜,故鱼鲔不淰。」 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淰,水中惊走也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乃忝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乃玷切《正韻》乃點切,𠀤音㜤。 《說文》濁也。一曰水流貌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女減切,音㘝。 《埤蒼》水無波也。  又農具。取水底淤泥曰淰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式荏切,音審。淰㴸,水動貌。一曰魚駭貌。 《禮·禮運》龍以爲畜,故魚鮪不淰。 《註》淰之言閃也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失冉切,音閃。淰躍,涌逸也。或作𣻧。  又《集韻》鄔感切,音晻。濁也。  又乃感切,音湳。  又尼咸切,音諵。義𠀤同。  又《諸經音義》江南謂石水不派爲淰。淰,乃默切,音與納近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乃忝切

濁也。从水念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濁也。
義與澱淤滓相類。禮運曰。龍以爲畜。故魚鮪不淰。注。淰之言閃也。凡云之言者、皆假其音以得其義。葢濁其本義、閃其引伸假借之義也。衆經音義引埤倉淰、水無波也。杜詩。山霧戎戎溼。溪雲淰淰寒。戎戎言其流動。淰淰言其凝滯。水無波之義之引伸也。
从水。念聲。
乃忝切。七部。禮記音義審閃二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