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huàn     
注音:ㄏㄨㄢˋ
部首:
总笔画:13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E19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37184

五笔86:IQMD

仓颉:ENBK

HTML代码:&#28185

CSS代码:\6E19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catter; scattered, dispersed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撇 折 竖 折 撇 点 横 撇 点



國語辭典

ㄏㄨㄢˋ

huàn 

离散、分散。 《诗经·周颂·访落》:「将予就之,继犹判涣。」 南朝陈·徐陵〈陈文皇帝哀册文〉:「九夷百越,雷随风涣,北俘昆邪,西戡伊靬。」


ㄏㄨㄢˋ

huàn 

散漫。 如:「军心涣散」。 水流盛大的样子。 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:「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」


ㄏㄨㄢˋ

huàn 

盛大。 唐·柳宗元〈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〉:「涣发大号,申明旧章。」


ㄏㄨㄢˋ

huàn 

《易经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坎(☵)​下巽(☴)​上。象风行于水上,波涛激动,散难释险之义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3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9

《唐韻》呼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玩切,𠀤音喚。水名。 《水經注》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,睢渙二水出焉。  又卦名。 《易·正義》渙者,散釋之名。大德之人,建功立業。散難釋險,故謂之渙。 《詩·周頌》繼猶判渙。  又渙渙,水盛貌。 《詩·鄭風》溱與洧方渙渙兮。  又渙爛,文章貌。 《後漢·延篤傳》渙爛兮其溢目。  又《廣韻》呼會切《集韻》呼外切,𠀤音翽。義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呼貫切


『清代:段玉裁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