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ì     
注音:ㄑㄧˋ
部首:
总笔画:13

统一码:U+6E46

字形分析:独体结构

四角:30161

五笔86:IUJG

仓颉:EYTA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8230

CSS代码:\6E46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(Cant.) sticky, not smooth, slow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折 横 横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3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9

《唐韻》去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乞及切,𠀤音泣。 《說文》幽濕也。 《徐曰》今人言浥湆也。 从日與从月別。 《佩觿集》湆、湇𠀤丘及翻。湆,幽濕。湇,大羹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去急切

幽溼也。从水音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幽溼也。从水。音聲。
去急切。七部。五經文字云。湇從泣下月。大羹也。湆從泣下日。幽深也。今禮經大羹相承多作下字。或傳寫久譌。不敢改正。按湇字不見於說文。則未知張說何本。儀禮音義引字林云。湆、羹汁也。玉篇、廣韵同。然則本無異字。肉之精液如幽溼生水也。廣雅。羹謂之䏠。皆字之或體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