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 点 横 横 竖 撇 点 竖 折 横 横 横
ㄒㄧㄤ
参见「湘江 」条。 大陆地区湖南省的简称。
ㄒㄧㄤ
烹煮。 《诗经·召南·采苹》:「于以湘之,维锜及釜。」 宋·苏轼〈元修菜〉诗:「烝之复湘之,香色蔚其饛。」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息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思將切,𠀤音襄。水名。 《說文》水出零陵陽海山,北入江。 又山名。 《史記·黃帝本紀》黃帝南至于江,登熊湘。 又地名。 《廣輿記》長沙府吳晉曰湘州。 又湖名。 《廣輿記》在紹興府蕭山縣。 又烹也。 《詩·召南》于以湘之,維錡及釜。 又《集韻》思莊切,音霜。義同。
切部: 息良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縣字今補。凡郡縣同名、則言縣以該之也。零陵郡零陵、二志同。前志零陵下曰。陽海山、湘水所出。北至酃入江。過郡二。行二千五百三十里。過郡二者、零陵長沙也。又有離水。東南至廣信入鬱。(下衍林字非)行九百八十里。水經曰。湘水、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。東北流過下雋縣西。又北至巴丘山。入於江。酈曰。陽海山卽陽朔山。山在始安縣北。縣故零陵之南部也。湘灕同源。南爲灕水。北則湘川。今廣西桂林府與安縣南九十里。俗謂之海陽山、卽陽海山也。湘水出焉。北流經全州入湖南畍。經東安縣、零陵縣、祁陽縣、常寧縣、衡陽縣、衡山縣、湘潭縣、善化縣。至喬口。資水來會。又經湘陰縣。至磊石山分爲二派。又合入洞庭湖曰湘口。漢志云至酃入江。未詳。按離水字本不從水旁。後人益之耳。許書所無。
息良切。十部。按詩召南于以湘之。假借爲鬺字。
"湘" 为谜底的谜语
凭栏望江首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望”扣“目”,“栏,江”首部为“木,氵”,合为“湘”。 本字意思:水名,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,经过湖南省,注入洞庭湖。
相思泪一旁 (打一字)
河边相会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河”扣“水”与“相”相会就是结合“湘” 本字意思:〔~江〕水名,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,经过湖南省,注入洞庭湖。 湖南省的别称:~绣。~剧。~菜。~语。
未落一字泪两行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“未”落去“一”是“木”,“泪”分开写成“两行”,构成了“湘”。
泪落枕边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枕的一半加上氵,是湘。
闻乡音泪洒枕头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:“枕”字的前头为“木”,与“泪”组合成“湘”字。“乡”与“湘”读音相同。
相邀在渡头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渡”头为“氵”与“相”结合便是“湘”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