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miè     
注音:ㄇㄧㄝˋ
部首:
总笔画:14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EC5

字形分析:独体结构

四角:33150

五笔86:IDGT
五笔98:IDGO

仓颉:EIHF

HTML代码:&#28357

CSS代码:\6EC5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extinguish; wipe out, exterminat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横 撇 横 点 撇 撇 点 折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miè   ㄇㄧㄝˋ

火熄:熄~。 完,尽,使不存在:~口。~亡。不可磨~。~族(古代的一種殘酷刑罰,一人犯罪,株連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親屬,都被一起殺掉)。 淹沒:~頂之災。


extinguish; wipe out, exterminate
abschalten, ausmachen, beenden (V)​,ertrinken (V)​,löschen, ausmachen (Licht, Feuer, Kerze)​ (V)​,vernichten (V)​,erloschen (Licht, Feuer, Kerze)​ (Adj)
éteindre,exterminer


國語辭典

ㄇㄧㄝˋ

miè 

撲熄、熄掉。 如:「撲滅」、「熄滅」、「滅火」、「燈滅了」。 除盡、除絕。 如:「消滅」、「殲滅」。 《國語·晉語五》:「國之良也,滅其前惡。」 消失、消逝、絕盡。 如:「幻滅」、「破滅」、「湮滅」、「自生自滅」。 唐·柳宗元〈江雪〉詩:「千山鳥飛絕,萬逕人蹤滅。」 淹沒。 如:「滅頂」。 《呂氏春秋·開春論·愛類》:「河出孟門,大溢逆流,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,盡皆滅之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0

《唐韻》亡列切《集韻》莫列切,𠀤音搣。 《說文》盡也。 《周禮·夏官》大司馬九代之,灋外內亂,鳥獸行,則滅之。 《註》毀其宗廟社稷曰滅。  又沒也。 《易·大過》過涉滅頂。  又火熄也。 《書·盤庚》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嚮邇,其猶可撲滅。  又《韻補》叶明祕切,音媚。 《曹植·夏啓讚》大戰于甘,有扈以滅。威振諸侯,元功克乂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亡列切

盡也。从水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盡也。从水。烕聲。
此舉形聲包會意。亡列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