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ù     
注音:ㄩˋ
部首:
总笔画:16

统一码:U+6F4F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37127

五笔86:ICBK
五笔98:ICNK

仓颉:ENHB

规范编号:55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8495

CSS代码:\6F4F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land reclaimed from a wetlands/river, dike/embankment/man-made island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折 点 折 竖 撇 竖 折 撇 点 竖 折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ㄩˋ

水涌出:~~。~湟(水疾流)。


fareshare reclaimed from river
bouillonner


國語辭典

ㄐㄩㄝˊ

jué 

水泉涌出。 《说文解字·水部》:「潏,涌出也。」 唐·岑参〈石犀〉诗:「江水初荡潏,蜀人几为鱼。」


ㄐㄩㄝˊ

jué 

在水中填成的陆地。 《尔雅·释水》:「水中可居者曰洲,小洲曰渚,小渚曰沚,小沚曰 坻,人所为为潏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2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古穴切,音玦。 《說文》涌出也。 《木華·海賦》天綱浡潏。  又水中坻也。 《爾雅·釋水》水中可居曰洲,人所爲爲潏。  又水名,在京兆。 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酆鎬潦潏。 《註》潏水,出杜陵。  又《廣韻》食聿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食律切,𠀤音術。義同。  又《廣韻》餘律切《集韻》允律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以律切,𠀤音聿。水流貌。 《張衡·南都賦》沒滑瀎潏。 《註》亦音決。 《集韻》或作泬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古穴切

涌出也。一曰水中坻,人所爲,爲潏。一曰潏,水名,在京兆杜陵。从水矞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湧出也。
上林賦。潏潏淈淈。李善皆引說文證之。應劭、晉灼注上林賦云。潏、湧出聲也。江賦。潏湟淴泱。南都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