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ián     
注音:ㄑㄧㄢˊ
部首:
总笔画:16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F5B

字形分析:独体结构

四角:31161

五笔86:IAQJ

仓颉:EMUA

HTML代码:&#28507

CSS代码:\6F5B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hide; hidden, secret, laten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横 折 撇 折 横 折 撇 折 竖 折 横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qián   ㄑㄧㄢˊ

同“潜”。


hide; hidden, secret, latent
tauchen, untertauchen ,verbergen, verhehlen ,verheimlichen, verbergen ,heimlich, hintergründig (Adj)
se cacher,plonger


國語辭典

ㄑㄧㄢˊ

qián 

入水,在水面下活动。 如:「潜水」、「鸟飞鱼潜」。 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「越子以三军潜涉,当吴中军而鼓之。」 深藏、隐藏。 如:「潜藏」、「潜伏」。 唐·杜甫〈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〉:「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」 宋·范仲淹〈岳阳楼记〉:「日星隐曜,山岳潜形。」


ㄑㄧㄢˊ

qián 

隐藏的。 《易经·乾卦·初九》:「潜龙勿用。」 宋·苏轼〈赤壁赋〉:「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妇。」


ㄑㄧㄢˊ

qián 

秘密的、暗中的。 如:「潜心默祷」。 晋·陶渊明《搜神后记·卷五》:「后以鸡鸣出去,平早潜归。」 唐·杜甫〈哀江头〉诗:「少陵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曲。」


ㄑㄧㄢˊ

qián 

《诗经·周颂》的篇名。共一章。根据〈诗序〉:「〈潜〉,季冬荐鱼,春献鲔也。」指季冬献鱼,春献鲔,以祀祖先之诗。本章首二句为:「猗与漆沮,潜有多鱼。」猗与,赞美之词,即美矣哉。漆沮,二河川名。潜,藏也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2

《唐韻》昨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慈鹽切,𠀤音𤄵。 《說文》涉水也。 《揚子·方言》潛涵,沉也。  又游也。 《註》潛行水中,亦曰游。  又藏也。 《易·乾卦》陽氣潛藏。  又《爾雅·釋言》潛,深也。 《詩·小雅》潛雖伏矣。  又漢水之別名。 《爾雅·釋水》水自江出爲沱,漢爲潛。 《書·禹貢》沱潛旣道。  又丘名。 《爾雅·釋丘》晉有潛丘。  又地名。 《春秋·隱二年》公會戎于潛。  又邑名。 《史記·楚世家》吳取楚之六潛。  又潛江,縣名。 《廣輿記》屬安陸府。  又牛名。 《酉陽雜俎》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。  又姓。宋安撫使潛說友。  又《小爾雅》魚之所息謂之潛。 《詩·周頌》潛有多魚。 《傳》潛,糝也。  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𠀤慈艷切,音𥌳。義同。一曰伏流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昨鹽切

涉水也。一曰藏也。一曰漢水爲潛。从水朁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涉水也。
上文云潛行水中。對下文浮行水上言之。邶風傳云。由厀以上爲涉。然則言潛者、自其厀以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