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ōng     zòng     
注音:ㄘㄨㄥ,ㄗㄨㄥˋ
部首:
总笔画:16

统一码:U+6F68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37192

五笔86:ITLI

仓颉:EHWO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8520

CSS代码:\6F6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gather; flow into (water); sound of waters flowing together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撇 竖 折 竖 竖 横 撇 竖 撇 撇 撇 点
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6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2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徂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徂聰切,𠀤音叢。 《說文》小水入大水曰潨。 《詩·大雅》鳧鷖在潨。 《傳》潨,水會也。  又《廣韻》職戎切《集韻》之戎切,𠀤音終。義同。一曰厓也。  又《廣韻》藏宗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徂宗切,𠀤音賨。  又《集韻》將容切,音蹝。義𠀤同。  又《集韻》仕巷切,淙去聲。與淙同。水聲也。 《集韻》或作灇𣽇漎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徂紅切

小水入大水曰潨。从水从眾。《詩》曰:“鳧鷖在潨。”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小水入大水曰潀。
大雅傳曰。潀、水會也。按許說申毛。若鄭箋云潀、水外之高者也。有瘞埋之象。則謂潀與崇同。恐非詩意。
从水。眾聲。
此形聲名包會意。徂紅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