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lǐ     
注音:ㄌㄧˇ
部首:
总笔画:17

统一码:U+6FA7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35118

五笔86:IMAU

仓颉:ETWT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8583

CSS代码:\6FA7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river in northern Hunan provinc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竖 折 横 竖 竖 横 横 竖 折 横 点 撇 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ㄌㄧˇ

〔~水〕水名,在中国湖南省。


river in northern Hunan province
(nom d'un cours d'eau dans la province du Hunan)​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名、形>
(1) 澧水 [Li River]。发源于湖南省西北与湖北省鹤峰县交界处,向东南流经桑植,再向南向东经大庸、慈利、石门、澧县、津市市,再向南流入七里湖、洞庭湖 又东至于澧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。朱曰:“出今 湖南澧州永定县西历山,至 安乡县会 赤沙河入 洞庭湖。史记正作醴。” (2) 〈形〉 通“醴”。甘美 [sweet] 甘露降,澧泉涌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


國語辭典

ㄌㄧˇ

 

河川名:➊ ​源出大陆地区河南省桐柏县西北的胎簪山,流经沘源县,南流入唐河。➋ ​在大陆地区湖南省,分南、北、中三源:中源出自大陆地区湖南省桑植县西北栗山绿水河;南源出自大陆地区永顺县北万笏山上洞;北源出自大陆地区龙山县东北,三源会合注入洞庭湖。


ㄌㄧˇ

 

甘美。 如:「澧泉」。 通「醴」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7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3

《唐韻》盧啓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里第切,𠀤音禮。水名。 《說文》水出南陽雉衡山。 《山海經》雅山,澧水出焉。  又水名。 《前漢·地理志》武陵郡充縣歷山,澧水所出。 《書·禹貢》岷山導江,東別爲沱,又東至于澧。  又州名。 《韻會》漢屬武陵郡,隋置澧州。 《廣輿記》今屬岳州府。  又通作醴。 《列子·湯問篇》甘露降,澧泉涌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盧啓切

水。出南陽雉衡山,東入汝。从水豊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澧水。出南陽雉衡山。東入汝。
南陽郡雉、二志同。雉音弋爾反。今河南南陽府治南陽縣府北八十里有故雉城、漢縣也。前志雉下曰。衡山、澧水所出。東至郾入汝。郾、顏本譌作


谜语

"澧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清清江边留半影,一曲红豆醉相思 (打一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