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nìng     
注音:ㄋㄧㄥˋ
部首:
总笔画:18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6FD8

字形分析:独体结构

四角:33121

五笔86:IPNS

仓颉:EJPN

HTML代码:&#28632

CSS代码:\6FD8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mud; miry, muddy, stagnan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点 点 折 点 折 点 点 竖 折 竖 竖 横 横 竖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nìng   ㄋㄧㄥˋ

爛泥:泥~(➊有爛泥難走,如「道路~~」;➋淤積的爛泥,如「陷入~~」)。


mud; miry, muddy, stagnant
schlammig, matschig, verschmutzt (Adj)​,norddeutsch: muddig, engl: muddy
boueux


國語辭典

ㄋㄧㄥˋ

nìng 

路上淤積的汙水和爛泥。 如:「泥濘」。 《左傳·僖公十五年》:「戰于韓原,晉戎馬還濘而止。」 晉·杜預·注:「濘,泥也。」 《新唐書·卷一○九·楊再思傳》:「再思入朝,有車陷于濘,叱牛不前。」


ㄋㄧㄥˋ

nìng 

滯泥、困陷。 《管子·地員》:「不濘車輪,不汙手足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4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乃定切,音甯。淖也。 《左思·吳都賦》流汗霢霂,而中逵泥濘。  又《集韻》一曰淸也。  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乃挺切《韻會》乃頃切,𠀤寧上聲。義同。  又㴿濘,水沸貌。  又汀濘,小水。 《張協·七命》何異促鱗之游汀濘。  又《集韻》囊丁切,音寧。亦小水也。  又乃計切,泥去聲。涵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乃定切

滎濘也。从水寕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滎濘也。从水。寧聲。
乃定切。十一部。按濴濘曡韵。此當依七命注奴泠切。後人謂淖爲泥濘。讀乃定切。義與音皆非古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