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pú     
注音:ㄆㄨˊ
部首:
总笔画:18

统一码:U+6FEE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32185

五笔86:IWOY
五笔98:IWOG

仓颉:EOTO

规范编号:54

五行属性:水

HTML代码:&#28654

CSS代码:\6FEE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点 点 横 撇 竖 竖 竖 点 撇 横 点 撇 横 横 横 撇 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ㄆㄨˊ

〔~阳〕地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 姓。


county in Henan province
Pu (Eig, Fam)
(nom d'une rivière)​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名>
(1) 古水名 [Pu River] 濮,濮水出东郡 濮阳,南入 钜野。——《说文》 桑间濮上之音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 钓于濮水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 (2) 古州名 [Pu prefecture]。隋开皇十六年(公年596年)改濮阳郡置,治所在今山东省鄄城北。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鄄城、范县及河南省濮阳县南部地区



國語辭典

ㄆㄨˊ

 

河川名:➊ ​约在今大陆地区河南省滑县与正津县境。即春秋时所谓桑间濮上之濮。➋ ​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濮县南。此二水于今皆已湮没。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。故居约在今大陆地区湖南省境内。如春秋时有百濮。 县名。位在大陆地区山东省之西境。黄河斜贯境内,县跨黄河两岸,物产以棉花为大宗。今大陆地区已废此县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巳集】
【巳集上】
部首:
总笔画:18
部首笔画:4
部外笔画:14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博木切,音卜。水名。 《說文》水出東郡濮陽,南入鉅野。 《水經》瓠子河,出東郡濮陽縣北河,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,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。  又州名。 《廣輿記》屬東昌府,春秋衞成公都此,漢鄄城,隋濮州。  又竹名。 《前漢·哀牢夷傳》其竹節相去一尺,名濮竹。  又《孫𥠇·雞林類事》高麗方言謂鼓曰濮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一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博木切

水。出東郡濮陽,南入鉅野。从水僕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濮水。出東郡濮陽。南入鉅野。
東郡濮陽、二志同。前志濮陽下曰。衞成公自楚丘徙此。故帝丘。顓頊虛。杜預曰。帝丘、昆吾氏因之。故曰昆吾之虛。今直